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溫德斯(Wim Wenders)傳記
溫德斯傳記(Wilhelm Ernst Wenders)
溫德斯堪稱當今國際地位最崇高的德國導演,也是歐洲電影學院的主席。他曾與荷索、法斯賓達並稱「德國新電影三傑」,擅長以公路旅程來檢視人際與孤獨,而他的製作公司就取名為「公路電影公司」。作品獲獎無數,其中《巴黎德州》、《慾望之翼》、《咫尺天涯》分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導演、評審團特別大獎,《事物的狀態》則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溫德斯對各地的文化皆充滿興趣,擅於將不同地域的風貌透過自己的觀點來重新詮釋,近年拍片的重心基本上除了德國之外,更多是在美國、南美、亞洲或非洲等,而本片導演陳駿霖跨文化的背景,與本片欲闡述的概念、敘事出發的位置,都與溫德斯不約而同有些相像,也因此,這部電影讓溫德斯感到好奇與親切,在看過陳駿霖導演的得獎短片與劇本之後,認為他是極有潛力的新銳導演,更慨然允諾擔任本片的監製。
文‧溫德斯(Wim Wenders),外科醫生之子,1945年8月14日,上午8點10分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Düsseldorf)。
「文」(Wim),源於荷蘭語,來自溫德斯母親的姓氏。他的雙親決定取名為此名字,卻被地方當局拒絕了,理由是「文」並非一個適當的德國名字。所以只得另起個發音最相似的名字「維姆」(Wilhelm)作為出生證明與護照上的名字,全名「恩斯特‧維姆‧溫德斯」(Ernst Wilhelm Wenders),「恩斯特」(Ernst)乃溫德斯教父的名字。
從位於魯爾區工業城奧伯豪森的體育專門高中畢業後,溫德斯開始在弗萊堡 (Freiburg)與杜塞道夫學習醫學(1963-64)與哲學(1964-65)。不過他卻中斷了他大學學業,決定要成為一名畫家。溫德斯1966年 10月搬去巴黎,但並未通過藝術學院的入學考試。他轉而在美國藝術家強尼弗里德崙德(Johnny Friedlander)位於蒙帕拿斯(Montparnasse)的工作室中當雕刻師。在那段期間,溫德斯成了法國電影資料館 (CinemathèqueFrancaise)的常客,一天最多可以看五部電影,總共累積了超過上千部的片量,並自此對電影著了迷。
溫德斯於1967年回到德國,短暫地在聯美影業(United Artists)的杜塞道夫工作室工作,接著在秋季進入甫於慕尼黑成立的電視與電影大學(Hochschule für Fernsehen undFilm München,HFF Munich)就讀。(法斯賓達曾被該校拒絕,一怒之下便馬上捲起袖子拍電影給他們好看)1967至1970年於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求學期間,溫德斯也在《電影評論》(FilmKritik)擔任影評,並為慕尼黑當地日報《南德日報》(SüddeutscheZeitung)、與《Twen》、《明鏡週刊》(Der Spiegel)等報章雜誌撰寫影評。同一段期間溫德斯完成了許多短片,在1968年的盛夏,他因為參加抗議對學運領袖杜奇科(RudiDutschke)攻擊事件的示威運動而遭到逮捕,並因拒捕而被判緩刑六個半月。
溫德斯畢業時以原本半小時三十五釐米的預算,交出《夏日遊記》(Summer in the City)這部十六釐米黑白劇情長片。但他真正開啟他的職業生涯是在1971年拍攝的第二部電影《守門員的的焦慮》(The Goalkeepers Fear of the Penalty Kick),改編自友人彼得漢克(Peter Handke)之同名小說。
1971年溫德斯和其他十四名德國導演,創設「作者電影出版社」(Filmverlag derAutoren)製片公司兼發行商,日後成為德國新電影核心。1974年成立文溫德斯製片公司(Wim Wenders Produktion)(成立於慕尼黑,1978年遷到柏林)。繼《守門員的焦慮》後,該公司又發行了《紅字》(Scarlet Letter)、《愛麗斯漫遊記》(Alice in theCities)、《歧路》(The Wrong Move)以及《公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
1976年,溫德斯於柏林設立「公路電影製片公司」(Road Movies Filmproduktion Inc),其不僅只發行溫德斯的電影,到2003年為止,更製作了超過百部的電影。除此之外,80年代早期,溫德斯還與Chris Sievernich在紐約成立「灰色城市製片公司」(Gray CityInc.)。
在這些不同電影公司擔任製片與導演的同時,溫德斯儼然已逐漸成為德國新電影的重要人物之一。
1977 年完成的《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是溫德斯的首度跨國製作,並且受到柯波拉的注目。隔年溫德斯應柯波拉之邀前往美國為西洋鏡製片公司(ZoetropeProductions)執導《漢密特》(Hammett),直到1982年才告完竣。在這段受到阻礙的拍攝期間,溫德斯亦執導了《水上迴光》(Lightning Over Water)(與友人導演尼可拉斯雷合作)與《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後者勇奪1982年威尼斯金獅獎,是溫德斯首度獲得國際大獎之肯定。
1982年夏天,結束困難重重的美國拍片經驗後,溫德斯為薩爾茲堡音樂節(SalzburgFestspiele)執導了他第一齣(也是唯一的)舞台劇,彼得漢克(Peter Handke)的《Über dieDörfer》。
同年溫德斯從洛杉磯搬到紐約,開始與山姆謝普(Sam Shepard)合寫劇本,兩人於1978年結識,當時溫德斯原本希望由山姆謝普擔任《漢密特》的主角(不過片商拒絕了溫德斯的人選)。溫德斯曾根據山姆謝普的《汽車旅店記事》(Motel Chronicles)編寫初稿,但他們兩個後來決定從頭開始。最後這部電影於1983年夏天開拍並定名為《巴黎德州》(Paris, Texas)贏得1984年影城金棕櫚獎。《巴黎德州》讓溫德斯成為80年代影痴們膜拜的導演之一,同時他的電影也越來受到主流觀眾喜愛。
同年,溫德斯成為柏林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ünste)的學員。
1987 年,《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此外他也發行了第一本攝影集《Written in the West》,反映出他對美國西部的迷戀。日後他亦推出許多相關書籍與文集,或是在電影中有所抒發。溫德斯也出版了一系列伴隨著電影推出的書籍。(《公路之王》是第一本,之後還有《巴黎德州》、《尋找小津》(Tokyo-Ga)、《慾望之翼》等等)
1989年,溫德斯獲頒巴黎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榮譽博士。
1991 年溫德斯完成了長期的科幻電影《直到世界末日》(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拍攝計畫。因不滿被迫發行刪減過的版本,在電影上映之後,溫德斯繼續進行剪接工作,並於十二年後發行了片長五小時的導演剪輯版。同年溫德斯在德國比勒費爾德(Bielefeld)榮獲F.W.穆瑙獎(Friedrich Wilhelm Murnau Award)。
在拍完《尋找小津》(Tokyo-Ga),這部關於溫德斯最喜愛的導演;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的紀錄片後,他拍攝了關於設計師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的紀錄片。《城市時裝速記》(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是他的第四部電影記事,緊接在後的是與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合作的《在雲端上的情與慾》(Beyond the Clouds)。其它90年代早中期的作品包括《咫尺天涯》(Far Away, SoClose),《慾望之翼》續集,以及《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和《光之幻影》(A Trick of the Light)。
從1991年至1996年,溫德斯被派任歐洲電影學院(European Film Academy)負責人,隨後被選為主席並擔任至今。1993至1999年間,溫德斯於母校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擔任教職,2003年起則在德國漢堡藝術學院(Hamburg Academy of Arts, HfbK)教書。
1995年,受瑞士佛里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ibourg)神學院獲頒為榮譽博士。
從此以後,溫德斯就以在美國拍攝英語片為主了,其中包括《終結暴力》(The End ofViolence)、得獎音樂記錄片《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以及拿下2000年柏林銀熊獎的《百萬大飯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在2002年的《十分鐘前》(Ten Minutes Older)與其他導演們如賈木許(Jim Jarmush)、史派克李(Spike Lee)、陳凱歌、荷索(Werner Herzog)、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aki)、維多艾里斯(Victor Erice)合作。同年溫德斯在德國與BAP友人,拍了另一部關於科隆(Cologne)一個搖滾樂團的音樂記錄片《科隆頌詩》(Ode to Cologne),該樂團以當地方言演唱歌曲,在德國其他地方都得加上字幕放映。
2001到2003年之間,溫德斯也在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所監製的「藍調百年」(BLUES)系列影集中拍攝了《黑暗的靈魂》(The Soul of A Man)一段。2002年,溫德斯編導了短片集《十分鐘前》的其中一段〈時間賽跑〉(Twelve Miles to Trona)。
在《Written in the West》之後,溫德斯的攝影展《Pictures From the Surface ofthe Earth》接連在柏林漢堡車站當代藝術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Museum)、畢爾包(Bilbao)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展出,並且巡迴亞洲、澳洲、歐洲等地的美術館。
2004年,溫德斯在歐洲發行了《豐饒之地》(Land of Plenty),在電影裡處理了美國的貧窮和偏執問題。《豐饒之地》總結了溫德斯的洛城三部曲(LA trilogy),其中包含了《終結暴力》和《百萬大飯店》。
2004年夏天,溫德斯拍攝了《別來敲門》(Don't Come Knocking),他與山姆謝普合作的第二部片,是一部融合了公路電影、後現代西部片、家庭故事的悲喜劇。他們兩人一起在劇本上已經構思了三年之久,山姆謝普還擔任演出主角。
2006 年,溫德斯待在剛果,參與了西班牙的無國界醫師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拍攝計畫,最後的成果〈Invisibles〉於2007年的柏林影展舉行首映。在自編自製自導短片集《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To Each His Cinema)的其中一段〈和平時期的戰爭〉(War in Peace)後,溫德斯回到家鄉杜塞道夫,之後到了帕勒摩(Palermo)拍攝他的新劇情長片《帕勒摩獵影》(Palermo Shooting),宣示了從九零年代中期開始的美國拍片時期結束,溫德斯回歸了歐洲土地。
溫德斯與他的妻子,攝影師朵娜塔溫德斯(Donata Wenders)現今居住於洛杉磯與柏林。
溫德斯對各地的文化皆充滿興趣,擅於將不同地域的風貌透過自己的觀點來重新詮釋,近年拍片的重心基本上除了德國之外,更多是在美國、南美、亞洲或非洲等,而本片導演陳駿霖跨文化的背景,與本片欲闡述的概念、敘事出發的位置,都與溫德斯不約而同有些相像,也因此,這部電影讓溫德斯感到好奇與親切,在看過陳駿霖導演的得獎短片與劇本之後,認為他是極有潛力的新銳導演,更慨然允諾擔任本片的監製。
作品年表
1968年《重新出擊》Same Player Shoots Again短片
1969年《銀色城市》Silver City短片
1969年《阿拉巴馬:兩千光年》Alabama: 2000 Light Years短片
1970年《夏日記遊》Summer in the City
1971年《守門球員的焦慮》Goalie’s Anxiety at the Penalty Kick
1972年《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1974年《歧路》False Movement
1974年《愛麗絲漫遊記》Alice in the Cities
1976年《道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
1977年《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
1980年《水上迴光》Lightning Over Water
1982年《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82年《漢密特》Hammett
1984年《巴黎,德州》Paris, Texas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1985年《尋找小津》Tokyo-Ga紀錄片
1987年《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9年《城市時裝速記》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紀錄片
1991年《直到世界末日》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1993年《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1994年《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
1995年《在雲端上的情與慾》Beyond the Clouds
1996年《終結暴力》The End of Violence
1999年《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紀錄片
2000年《百萬大飯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獲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
2004年《樂士浮生錄 2--名揚四海》Musica Cubana
2004年《豐饒之地》Land of Plenty
2005年《別來敲門》Don't Come Knocking
2008年《帕勒摩獵影》Palermo Shooting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樂士浮生錄二是他的徒弟拍的拉!!
張貼留言